党委宣传部(党委教师工作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担当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围绕学校人才培养、教师队伍建设、教学科研等改革与发展工作大局,扎实开展学校政治理论教育、精神文明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宣传阵地建设、意识形态管理、校内外宣传、师德师风建设、法制宣传教育、哲学社会科学、语言文字建设等工作,不断提升宣传思想工作质量和水平,为支持和服务本科教育教学工作、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思想保障和精神动力。

2024年9月24日,举办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自治区党委讲师团特聘教授(专家)宣讲报告会。
加强政治理论学习,落实思想育人
筑牢思想根基,助推理论学习走深走实。制定并组织执行全校性的理论学习计划,充分发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龙头示范带动作用,以中心组学习带动全校政治理论学习;成立“三三三”政治理论学习宣讲团,常态化深入学生班级、学生社团、城市社区、基层农村宣传宣讲党的创新理论,推动党的理论入脑入心;每年荣获广西高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优秀理论(调研)文章两篇以上,每年在国家级媒体上刊登理论文章3篇以上,获百色市第九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12项。
构建思政工作体系,推动“全环境”育人。构建学校党委统一领导,党委宣传部(党委教师工作部)统筹,党委学生工作部、教务处、校团委、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评价与发展中心、党委办公室(院长办公室)、党委组织部、人事处等部门协同的思政工作机制,印发出台《“党建+”全环境育人综合改革方案》《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重点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扎实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大思政课”建设、“时代新人铸魂工程”,把立德树人融入教育教学各环节。
坚持三项举措,创新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实施“三三三”政治理论学习制度,常态化开展教师政治理论学习,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教育家精神培根铸魂,筑牢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基础;制定《右江民族医学院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师德讲堂”活动方案》,定期开展“师德讲堂”活动,获全区教育系统新时代文明实践典型案例2个;每年定期开展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素养提升专题培训,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实现师德教育全覆盖。2024年以来,举办了校级层面“师德讲堂”活动、教育家精神宣讲等宣传教育活动4场;组织教职工参加2024年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素养提升专题网络培训。

2024年6月26日,组织开展教育家精神主题宣讲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师德讲堂”教育活动。
加强特色文化赋能,落实文化育人
以“六好”标准为指引,持续创建文明校园。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把文明校园创建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将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强化顶层设计;对标全国文明校园测评指标体系,以思想道德建设好、领导班子建设好、师德师风建设好、校园文化建设好、校园环境建设好、阵地建设管理好“六好”标准为目标,持续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工作。2020年获评第二届自治区文明校园。
以“红色+民族”为引领,提升校园文化品位。结合革命老区地域优势和民族医学院校校本特色,开展系列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着力培养德艺双馨、又红又专的“三得”人才。一是充分发挥和利用百色市革命老区红色文化和优秀传统资源优势,打造“行走中的思政课”;二是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组织开展红色故事比赛、经典诵读大赛、书画摄影比赛等形式多样、丰富多彩、有品位的校园文化活动。
以“一校一品”为导向,打造校园文化品牌。开展“一院一品”文化品牌建设,培育医院特色“家文化”、民族团结“六个一”品牌、“九学”体系促检验学风等一批校园文化品牌,打造多样性与独特性相统一的校园文化生态。《红土地上绽放的民族团结之花》获评广西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一校一品”特色品牌。

2024年1月19日,宣传部党支部在同心亭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心心相印话家常”谈心谈话活动。
加强正面宣传引导,落实网络育人
聚焦主题策划,展现右医建设新成就。重点围绕学校更大申博建设、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就业服务等重要事件,先后推出“多彩三月三 浓浓右医情 共筑同心圆”“逐梦六五 桃李芳华”“聚焦教育教学 推进更大申博”“青春耀基层 服务好家乡”等专题进行系列和专题报道,全方位、立体化展现学校取得的成就,凝聚奋进力量。
建设新媒体平台,提升宣传舆论引导力。 积极打造“一体两翼,多项辐射”网络宣传格局,以融媒体中心为主体,以官网、官方微信公众号为“两翼”,官方抖音、微博、今日头条、B站、视频号、百家号等新媒体平台为辐射圈,主动设置正向话题,强化舆论引导能力。2023年至今官方微信视频号在中青校媒“全国本科院校视频号影响力指数top100”月榜中4次登榜,最高排名第46名;官方抖音4次登榜“全国高校抖音号影响力指数top100”周榜,最高排名第3名。官方微信的WCI指标(传播指数)常年位居广西高校前列,单篇浏览量最高超过10万+,近几年登上广西月榜53次,最高排名第5名。官方微博获“2022年度最具服务力高校”。
打造“五个一”,凝聚团结奋斗合力。坚持“育人为本、高端规划、高水平引领、共建共享、注重实效”的建设原则,打造一批网络育人平台、一批网络精品课程、一批网评员队伍、一批网络文化品牌和一批有感染力的新媒体文化作品,真抓实干,网络育人成效明显。

《我们的理想从这里出发,我们的梦想终将实现,我们在右江民族医学院等你共赴前程》链接:https://www.douyin.com/search/%E5%8F%B3%E6%B1%9F%E6%B0%91%E6%97%8F%E5%8C%BB%E5%AD%A6%E9%99%A2?aid=d59e12c0-1f96-4c12-a620-e32d0a8f9c27&modal_id=7378472490105834767&type=general

《我们有“名”了——百东校区楼宇已命名》链接:https://www.douyin.com/search/%E5%8F%B3%E6%B1%9F%E6%B0%91%E6%97%8F%E5%8C%BB%E5%AD%A6%E9%99%A2?aid=d59e12c0-1f96-4c12-a620-e32d0a8f9c27&modal_id=7274206478632865082&type=general

《那些年》链接:https://www.douyin.com/search/%E5%8F%B3%E6%B1%9F%E6%B0%91%E6%97%8F%E5%8C%BB%E5%AD%A6%E9%99%A2?aid=d59e12c0-1f96-4c12-a620-e32d0a8f9c27&modal_id=7382556183560719626&type=general
加强典型引领作用,落实榜样育人
以优秀教师为榜样,照亮前行之路。加强榜样选树和引领。2021年以来,选树表彰优秀教师、“教学名师”“师德(医德)标兵”“师德典范”等200余名教师,开设“弘扬教育家精神 名师助成长”“迎接党的二十大 培根铸魂育新人”等专栏,对他们的事迹进行宣传,营造人人向先进学习、人人争当先进的氛围。
以优秀学生为榜样,绽放青春光彩。详细报道我校获得国家奖学金、校长奖学金、见义勇为等荣誉的优秀学生,引导右医学子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争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洪流中踔厉奋发、勇毅前进,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以优秀校友为榜样,汲取成长力量。开设“百年献礼,杰出校友”“逐梦六五 桃李芳华”“浓浓母校情,依依校友心”等专栏,推出优秀校友系列报道,用他们的奋斗故事激励广大师生在各自岗位上建功立业,把个人理想自觉融入学校高质量发展之中,为学校“更大申博”,建设成为新时代区域性高水平医科大学而努力奋斗。

我校学生党员杨祥云等在百色市园博园红色教育基地开展活动途中抢救退伍老兵,引发社会强烈反响。
加强校园生态建设,落实环境育人
以审美育人为目标,换装校园视觉系统。完成学校视觉识别系统(VI)的设计,更新完善两校区的统一标志标识,使一校两区风光更宜人。制作横幅标语,橱窗板报及时更新理论学习动态、学校工作动态和师生生活动态,活跃校园文化生活。围绕“大学”办学定位办学特色,加强与学习强国、人民网、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广西日报、广西云等社会媒体合作,扩大学校在“两国三省”、革命老区办学的影响力。
以志愿服务为抓手,倡导时代文明新风。带领学生到西林、乐业、隆林、田东等地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向当地群众宣讲党的政策法规和医疗卫生知识,并进行基本急救法的演示,做民族团结进步的宣传者、示范者和践行者;积极参与百色市创建自治区文明城市系列活动,2023年以来,组织开展“上门纳谏 为民服务”问卷调查志愿活动20次,“文明交通劝导万人行”志愿服务活动28次。
实施“3311工程”,共绘美好育人环境。打造“三厅三廊一馆一片”工程,以百东校区守正楼展厅、创新楼展厅和百城校区国际会议中心展厅为主,结合百城校区红船文化长廊、宣传文化长廊和百东校区致新文化长廊等校园景观,及时更新校史馆内容和学校宣传片,赋予校园环境独特的设计与创意,为全校师生提供富有文化内涵的学习和生活空间,彰显学校的治学精神和教育理念,共建文明和谐校园。

我校红船文化长廊。
(文图/宣传部供稿 编辑/陈苗 审校/杨承锐 核发/黄宏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