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工作动态>>正文
【聚焦教育教学 推进更大申博】体育部:坚持以“体”育人为核心,立足大学体育教育教学改革,服务学校“三得人才”培养
2024-10-09 09:16  


体育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体”育人和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通过大学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改革,将课内教学和课外锻炼相结合,深化体教融合改革,以教会、勤练、常赛为手段,帮助学生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提升科学健身素养,在教学、训练和竞赛全过程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体育精神等课程思政元素,助力学校“五育并举”和全环境育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模式

立足学校实际,以提高学生身心素质和锻炼技能为核心,坚持体育教学改革不放松。一是结合学校实际,构建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学校体育单纯教学模式,将课内教学和课外锻炼相结合,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教学和课外锻炼、竞赛的积极性。二是优化学校体育教学内容,突出实用价值,以“会技能、懂方法、知原理”为目标,构建“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的知识体系,改变单一选修课形式,建设选修课、体育理论课、体质健康课和体育保健课,促进学生掌握科学锻炼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有效方法。三是教学评价方式改革,紧扣形成性评价主线,坚持课内评价和课外锻炼评价相结合。四是授课形式改革,根据我校体育场地实际,提出“大班小班相结合,课内课外相结合”的授课形式,体育理论大班授课、体育选项小班授课,体质健康、体育保健利用学生空余时间授课。

193AA

2021年获广西第七届“千里杯”校园足球联赛普通本科组女足亚军。

以课程思政为载体切实推进全过程育人

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体育精神为主线,加强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助力“五育并举”。体育部以弘扬“为国争光、无私奉献、科学求实、遵纪守法、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中华体育精神为主线,将课程思政融入日常教学、校内外体育竞赛,我校学子在区内外竞赛中顽强拼搏、敢于争胜的精神,展现我校体育课程思政教育成果。

21C47

体育部在各类体育比赛中获奖。

积极推进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建设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保证教学开展和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体育部从“制度—监督—反馈”三方面做好体育教学质量监控工作。教学文件制定,从教学实际出发制定体育场地管理制度、新教师试讲制度、集体备课制度等系列规范体育教学文件,保障体育教学和日常体育锻炼开展。加强教学过程监督检查,课前,教学科、教研室和督导小组要对教师教案进行抽查,重点检查教学内容、课程思政和教学组织等方面。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学督导听评课、同行听评课、班级教学信息员反馈和学生评教等对教学过程进行监督,重点监督教学效果和教学过程意识形态问题。

21CA4

2024年获体育道德风尚奖。

重视教师的发展,实现能力提升与教育教学相促进

教师是体育教学的基础,体育部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等六部门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学校体育教师配备和场地器材建设三年计划(2021-2023)》要求,坚持内培和外引相结合,不断增加体育教师规模,优化师资队伍结构。近五年,新引进硕士学历教师9名,新增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4名。目前基本形成以高职称教师为骨干,青年教师为主体,结构合理的体育教师队伍。

16136

体育部全体教职工。

深化教学改革,推动教育质量持续提升

经过十多年教学改革,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学生体质健康达标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形成以体育文化节、精英杯和新生杯等系列赛事为主,各二级院系体育文化活动为辅的特色鲜明的体育文化活动,推动学校体育文化健康发展。在2018年第七届全国全民健身操舞大赛总决赛,获得四个组别特等奖,实现我校国家级体育赛事特等奖零的突破;在2019年广西第十二届学生运动会上,女子篮球获得普通本科组亚军,女子网球获得普通本科组女单和女双冠军,女子田径获得普通本科组100米和200米冠军;在2021年广西第七届“千里杯”校园足球联赛获得女子普通本科组亚军;在2021年获第二十五届全国大学生网球锦标赛西南赛区获得团体第一名;在2024年获第三届广西壮族自治区大学生健身瑜伽锦标赛获得女子组单人和双人一等奖。

“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体育部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全面提升体育育人质量,提高体育教育教学质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学校“更大申博”,建设新时代区域性高水平医科大学贡献体育力量。


(图文/体育部 编辑/陆怡如 审校/杨承锐 核发/黄宏春)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