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序更替,华章又新。招生就业工作处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学校第八次党代会精神,锚定学校“更大申博”目标,初心如磐,奋楫笃行,用苦干实干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招生宣传有温度,助学子圆大学梦
我校普通高等教育招生工作深入实施了高校招生“阳光工程”,进一步改善了生源结构、提高了生源质量。为满足全国各地考生和家长高招咨询需求,学校构建了校院统分结合、师生共同参与、线上线下并进的全方位、全过程的招生宣传体系。线下奔波辗转,线上多点绽放,多维度讲好右医故事。

招生就业工作处开展高考志愿填报培训
招生就业工作处积极组织各二级学院走进高中开展招生宣传活动,累计发放宣传资料20000余份;开通智能问答系统和招生咨询电话,24小时接待考生和家长的咨询。同时,还在学校官网开辟招生专栏,充分利用抖音、微信、视频号、微博、中国考试招生网、中国教育在线、微信小程序、广西招生考试院直播间、百色电视台等媒体平台进行招生宣传,方便考生家长了解招生资讯,热情周到的咨询服务赢得家长和考生的好评。组织全校师生及学校多个附属医院的职工开展“人人参与招生宣传”,利用自身各种自媒体平台向亲戚朋友校友广泛转发我校招生宣传资料,将学校口碑相传,大大拓展招生宣传覆盖面。

招生就业工作处和各二级学院组成宣传队,分多条线路走进高中开展招生宣传活动
近三年,学校本科提前批(广西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本科一批录取最低分超控制线分数逐年上升,其中,本科提前批(广西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在2023年首次实现录取考生全部超一本控制分数线;本科一批正投分数最低分分别高于控制分数线25分、37分、45分,录取平均分呈上升趋势;本科二批录取最低分大幅度超出控制分数线,其中医学影像学专业录取最低分超过本科一批控制分数线,不断提升了学校的影响力和美誉度。

全方位、多渠道、多形式的高考招生宣传活动,为考生和家长提供全方位和个性化的招考服务
全力以赴稳就业 凝心聚力促发展
学校各级联动机制架构清晰,分工到位,责任到人,将就业政策措施下到二级学院并落到实处。从学校顶层建设的“一把手”工程,到“招生—培养—就业”的联动运行机制和深化用人单位就业质量反馈机制,为我校招生就业工作稳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高度重视就业指导队伍建设,目前全校就业专职人员74人,学校的就业专职人员与应届毕业生之比为1:53。遴选外派就业工作人员或教师参加就业创业能力相关培训活动共84人次。每年从学生奖助贷资金中安排130多万元专项经费,设立重点群体毕业生求职专项经费,用于学生求职启动和就业补贴,就业补贴向到基层单位就业的毕业生倾斜。
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带头,其他校领导全员参与,各二级学院党委书记、院长等积极落实,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不断加强与用人单位交流互动,持续推进专项行动常态化、长效化,积极利用校地校企合作资源开源拓岗。2022-2023年,访问用人单位累计超过200家,新增共建就业实践实习基地共12家。分别于春季和秋季举办全校性大型就业“双选”会、线上线下中型“双选”会、小型专场招聘会等。学校连续六年荣获“全区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突出单位”。2021-2023年,我校毕业生年底毕业去向落实率均在95%以上。

药学专科班与广西大参林校企合作见面会
将就业教育与就业引导作为“三全育人”的重要内容,推进就业育人融入“大思政课”、党团活动和校园文化建设,引导毕业生树立积极求职心态,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扎根少数民族地区,服务基层”已经成为我校毕业生主流就业文化和自觉就业选择。近三年,学校毕业生毕业去向地域以广西为主,留桂就业比例均在70%以上。2023年学校荣获“全区普通高等学校留桂就业工作贡献突出单位”。

宏志助航计划开班仪式
我校2021年10月获批教育部“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宏志助航计划——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培训基地”(全国获批的135所高校之一,广西获批的8所高校之一)。学校利用基地平台重点为低收入家庭毕业生及就业困难毕业生开展线上和线下能力培训,重点帮扶毕业生和就业困难群体,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自2021年首期培训开展至今,我校基地共开展4期培训,为百色市5所高校共计1835人提供“宏志助航计划”就业能力培训。我校连续三年困难毕业生群体就业去向落实率高于学校总体水平。

学校组织开展校园“双选会”。
招生就业处将积极开拓创新思路,加强自身业务建设,拓展招生宣传形式,拓宽实习就业渠道,继续以挺膺担当、奋发有为的姿态,不折不扣抓落实、雷厉风行抓落实、求真务实抓落实、敢作善为抓落实,做学校党委决策部署的执行者、行动派、实干家,为学校“更大申博”,创建新时代区域性高水平医科大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文图/招生就业工作处 编辑/莫 军 审校/杨承锐 核发/黄宏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