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重大方略要求,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把学校第八次党代会精神和要求转化为研究生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坚持育人为本、质量为先,加快推进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为学校“更大申博”,建设新时代区域性高水平医科大学提供支撑保障。
坚持立德树人,构建研究生思政教育三全育人格局
发挥思政课程思政育人主渠道作用,以省教育厅立项的研究生课程思政示范项目为契机,探索建立课程思政模式。近5年,荣获全区高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2项,荣获全区高校课程思政示范基层教学组织1项。


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立项批文
坚持“八育并举”强化研究生思想引领和价值观塑造。依托学院官方微信公众号打造“8+2+1”系列专栏,开设“研途微党课”“研途微沙龙”等栏目,打造宣传阵地;依托团中央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和“大学生社区实践计划”等平台,丰富形式开展实践育人。在2022年广西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获重点团队立项和表彰。

研究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坚持提质增效,促进研究生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
积极推进研究生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校院管理机制,强化培养过程管理,不断优化研究生培养方案,持续推进研究生教学研究与改革。5年以来,获得广西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项目87项;荣获全国医药学研究生在线课程建设与教学研究课题立项重点课题和一般课题各1项;2021年,荣获校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荣获广西高等教育自治区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为我校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做出积极贡献。

荣获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
注重产学研结合,深入推进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分类发展。密切校院、校企合作,积极探索校院、校企联合培养高层次、创新型、实用型人才的新模式。2019年以来,学校陆续新增签约联合培养基地和实践基地30余个,获批自治区级示范性联合培养基地4个。

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揭牌仪式
坚持科研引领,强化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
近年来,学校引领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师生团队,在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累计获得国家级银奖1项,铜奖1项,获自治区级金奖7项,银奖12项,铜奖6项;中国民族医药协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第二届广西青少年科技创新自治区主席奖1项;第十一届“挑战杯”广西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广西高校大学生化工类学术创新成果大赛三等奖2项。

研究生覃花杏同学荣获广西青少年科技创新自治区主席奖
近5年,获得广西硕士研究生创新项目立项73项,校级立项122项;鼓励研究生发表高质量论文,毕业研究生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70余篇,中华系列期刊近30篇,中文核心期刊120余篇,科技核心期刊60余篇。
坚持科学导向,全力推进学位授权点建设工作
贯彻落实学校“十四五”规划,梳理学校学位点建设思路、明确建设目标任务,优化布局,学位点建设工作呈现新局面。2020年,新增公共卫生专业学位授权点;2021年,新增翻译、医学技术专业学位授权点;2022年,新增公共管理专业学位授权点。发展到目前,我校已获9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提升了学校办学层次及核心竞争力,为学校“更大申博”添砖加瓦。
回顾过去,研究生教育喜结硕果。展望未来,我们要信心满怀,继续砥砺前行,以更加广阔的发展视野、更加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更加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发展研究生教育。
(文图/研究生学院 编辑/莫 军 审校/杨承锐 核发/黄宏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