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江民族医学院党委充分发挥统一战线的法宝作用,广泛发动各民主党派、统战团体和各民族师生,凝心聚力,浇灌滋养红土地上、右江岸边的“民族团结之花”,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共同守护好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让“民族团结之花”盛开在美丽校园里、师生心坎上,齐心协力推进学校“更大申博”各项建设。

2024年4月8日,学校“多彩三月三 浓浓右医情 共筑同心圆”主题系列活动启动,学校党委邓砚书记致辞。
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问题的调查研究
学校党委将继续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民族篇”的学习,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一步加强理论研究、成果转化、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工作。
搭建校内外协同创新体制机制。依托党委宣传部、马克思主义学院、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以及国家民委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民族地区医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广西医学人文研究中心”等部门和基地,开展课题联合攻关,培育多学科交叉的学术团队;推出一批高质量科研成果。高教所、科技处等聚焦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等方向设置一批校级科研课题;强化与区内外学术交流互动。打造医院院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术论坛,通过“右医声音”讲好中华民族故事。

2024年3月31日,基础医学院红歌歌咏比赛中,大学生合唱校歌《大医精诚》
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三三三”协同育人体系
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民族地区基层人才培养过程当中,建设“三三三”协同育人体系。以高度、广度、温度“三个维度”为突破,打牢学理基础,构建协同育人体系;以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为导向,形成教育合力,提高协同育人质量;以实践锻炼、激励约束、考核评价“三个机制”为保障,激活各方责任,确保全校各族师生全员协同参与。
把突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贯穿到推动发展、建设高质量的教育体系实践中。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等改革,聚焦教师团队建设与教学方式方法创新,培养一批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全方位各环节教育体系,深入发掘各类课程的思政教育资源,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2024年4月21日,护理学院护理技能大赛决赛中,选手们展示“精心、精湛、精美”的护理服务技能。
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宣教格局
凸显学校办学特色,多渠道、多方式开展社会宣传教育,通过举办专题培训班、主题讲座,搭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术交流平台,着力构建面向党员、干部和基层群众等各类群体的宣传教育体系。
持续升华“广西三月三”民族特色文化品牌,持续开展2024年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暨第十五届民族团结月活动,继续打造师生“同心”合唱团。大力弘扬“大医精诚”校训和“艰苦创业、自强不息”右医精神,促进各民族学生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

2024年4月13日,我校师生同心合唱团参加百色市“唱响时代 千姿百色”青年才艺展演活动,
合唱《三月三 九月九》。
学校持续推进“党建+全环境”育人工程,以“三三三”党建系列品牌为牵引,坚持协同联动,全面实施课程思政工作方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阳光工程方案等,推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落细落实出成效,同时大力推进创建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校。浇灌滋养红土地上的“文化之花”“科技之花”“健康之花”“幸福之花”处处绽放,右江岸边的“民族团结之花”时时盛开!
(文/党委统战部 编辑/麻霄汉 审核/韦鹏涯 发布/杨承锐)